|
2022简报8——纪念人民军队建军95周年,会长万保民率团到江西革命老区进行红色旅游考察系列活动发表时间:2022-08-11 16:29 会长万保民率团到江西革命老区 进行红色旅游考察系列活动 纪念人民军队建军95周年 7月20日至8月4日,我会万保民会长率团,到人民军队诞生地江西革命老区各地进行红色旅游考察,开展纪念人民军队建军95周年系列活动,顾问马天松、老区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曹国泰、关心下一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陶珍等二十几名同志先后参加活动。 同志们顶着酷暑,防着疫情,不辞辛劳自驾车,历时16天,行程近四千公里,考察了14个市县,对人民军队诞生的历史轨迹进行了较全面的研学,同时,对这些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进行了考察,也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做好了防疫,又保障了交通安全,整个活动进行顺利,收获圆满。现简要纪实如下: 第一站:于都县 7月20日一早,我会考察团从广州驾车到达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受到县文广新旅局领导的热情接待,专门派两位同志引领我们考察活动。下午,我们参观了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现地考察了长征出发于都河渡口。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5月20日视察过的潭头社区,该村当年有2000人参加红军。
21日上午,参观了红一军团长征出发地段屋乡铜锣湾,1934年10月17日-18日晚,中央红军第一集团军(军团长林彪),从铜锣湾出发,后又返回迎接中央机关再出发,所谓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以红一军团从铜锣湾起加上来回路程计算得出的。 下午,我们到车渓乡慰问赣南唯一健在的104岁(1918年生)的老红军遗孀段桂秀。她丈夫王金长1932年10月参加红军,新婚不久,1934年丈夫随红军长征,曾对她说:“我出去最多三五年打完仗就回来”,她就在家守望数十年,至今独身,事迹感人。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于都接见了段桂秀,关切地问她身体如何,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当我们走进她家大厅时,她从房内快步出来,连忙同我们打招呼,紧紧握住会长的手,连续用方言说 “共产党万万岁”。我们送给她从广州带来的增城荔枝,万保民还向她赠送书法“长征精神万岁”和“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画册”及会刊。她用花生、茶水招待我们,大家分别给她剥荔枝。她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热情健谈,用方言同大家交流,似懂非懂,逗得哄堂大笑,我们离开她家时,她坚持送出门外很远,不断地向我们挥手,我们从内心充满对段奶奶的敬佩。
22日上午,我们到祁禄山镇金沙村,实地走访了红军当年转移走过的小桥和山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以及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和红八军团从这里秘密行军,向西进发,突破第一道封锁线。 中央红军为什么选择于都作为长征集结出发地?当地干部说:一是于都是全红县,群众基础好,可满足保密等政治要求;二是地理位置适中,距瑞金、兴国均为88公里,距宁都99公里;三是于都稻米充足,人力物力都可以满足补充。 第二站:井冈山 7月22日下午我们上了井冈山,23日上午我们登上黄洋界,有几个同志是第一次来,看着陡峭的哨口,想着“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主席的诗词,感慨万千!接着去茅坪镇神山村,因我会同该村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曾向其捐赠过防疫物资及音响设备。神山村党支部副书记、烈士后代左香云是全国人大代表,万保民会长向他赠送书法(毛主席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会刊等,大家在其厅堂合影留念。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神山村,在左香云家门前打糍粑,同村民拉家常。这次我们也在他家门前同村民打糍粑,真正品尝到了糍粑又甜又黏的味道。 第三站:三湾
7月23日下午,我们来到永新县的三湾村,参观了“三湾改编纪念馆”,了解三湾改编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1929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由于减员较大,人员不足1000人,思想相当混乱,脱离部队的比较多,可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连却没有一个逃兵,毛泽东就问第一团党代表何挺颖,他说:这个连有个党支部,每个班有党员,有什么情况支部都知道,要掌握好部队,建议要加强党的力量,在基层建立党小组,从班开始。毛泽东听后很受启发,要以党领导军队。于是在三湾村住下来进行休整。9月30日夜里,毛泽东在住的杂货铺里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提出在连建立党支部,遭到师长余洒渡的反对,陈浩、徐韩也不同意,毛泽东举例,叶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能打胜仗就是在团建立了党组织、发挥了党员的作用,耐心地做大家的工作。会议开到快天亮才勉强通过毛泽东的主张。10月1日,毛泽东在村的草坪上大树下对部队宣布改编的决定: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成立士兵委员会;缩编部队,将现有的一个师编为一个团。从此,一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 我们还参观了毛泽东和贺子珍结婚的尼姑庵。 第四站:铜鼓县 7月24日上午我们到达铜鼓县,参观了“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1927年9月10日,毛泽东肩负党中央重托,以前敌委员会书记身份到此地发动起义,在铜鼓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该团从铜鼓出发,虽取得一些进展,但很快遭到国民党地方武装反扑,部队被迫撤至浏阳大围山镇上坪村。 此日,我们重点考察了毛泽东在铜鼓化险地(央视播过)。1927年9月初,毛泽东去铜鼓发动秋收起义,下午行至排埠镇月形湾时被当地团丁抓住,准备押到上级领赏。跟着团丁走了一段路,毛泽东想着如何脱险,他心生一计,向团丁路前稻田地扔去4块大洋,在团丁都去捡钱时,毛泽东转身往山上跑,看到一水塘就跳进去用草盖头,团丁追上来,来回找了几遍未找着就走了。毛泽东观察了许久未见动静就从水塘爬出,恰巧被路过的工会会员陈九兴认出,连忙带他去祠堂,找来衣服给他换上,并送给他吃的,然后在天亮之前护送毛泽东安全离开该地。据说,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托人找过老陈未找着。 第五站:修水县 7月25日下午我们到达修水县。参观了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修水是秋收起义主要策源地和率先爆发点,也是第一面人民军队军旗诞生地。 1927年9月初在秋收起义前,毛泽东就以湖南省委的名义,向中央写报告,说国民党的旗子是 “黑旗”,革命群众已经不支持不拥护了,我们要坚决高高地打出自己的旗号。在起义爆发前,驻扎在修水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接受了设计和赶制军旗的任务。一个晚上,接到指令的师参谋何长工、副官杨立三、参谋处长陈树华开始制作军旗,旗为红色,象征革命,中央为白色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星内镶嵌着交叉的镰刀斧头,表示工农大众紧密团结,旗裤上书写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番号,这个图案一提出就得到大家的赞成。于是在白色恐怖下,修水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在师部内秘密赶制了百余面军旗和红袖章及识别带,确保起义如期爆发。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黄庭坚诗词成就展。 第六站:九江市 7月26日下午我们到达九江。27日在九江,我们主要参观了九江“抗洪纪念馆”和纪念碑。1998年4月15日,九江决堤,中央调动35万兵力奔赴九江抗洪前线,百余将军亲自坐镇指挥,官兵高喊 “人在堤在”,用人身堵决口,牺牲26位军人,保住了九江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彰显人民军队在和平时代的新功勋。 第七站:景德镇市 7月27日下午到达景德镇,28日上午参观古窑景区里的御窑厂遗址,以及御窑博物馆、窑作群落等,领略了世界瓷都的风貌和优秀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第八站:上饶市 7月28日下午到上饶。29日上午参观 “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后,同年3月在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和七峰岩等地设立了一座法西斯式的集中营,关押了叶挺军长等760名新四军官兵,他们受尽了残酷折磨,有200多名同志被杀。我们还特地前往七峰岩,参观囚禁叶挺的山洞,心情十分沉重! 第九站:横峰县 7月29日下午我们到达横峰县。30日上午参观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旧址,这里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方志敏、邵式平在这里创建了红色政权,开创了“两条半枪闹革命”的历史,被毛泽东称为“我们光荣的模范苏区”。还参观了闽浙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等,使我们又一次受到深刻的党史、军史教育。 第十站:弋阳县 7月30日下午到达弋阳县。我们到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参观了方志敏故居,1899年8曰22日方志敏出生在这里,1922年入团,1923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 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等职、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1934年11月,方志敏奉命率抗日先遣队北上,遇7倍于己的敌人,战斗两月余,由于叛徒出卖于1935年1月27日在玉山陇首村被俘,敌搜其身,除了一块手表和一支钢笔,只有两个铜板,后押往南昌,在狱中写下不朽的文章 <<可爱的中国>>,同年8月6日在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年仅36岁。我们在这位“可爱的中国”的可爱的人的故居前,久久凝视着、思索着。 第十一站:南昌市南昌县 7月31日下午我们到达南昌。第二天、8月1日,在八一起义爆发的地方,度过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建军95周年纪念节。这天下午,我们同南昌县文广新旅局等机关的领导,为红艺团南昌采茶戏队举行了简单隆重的授牌仪式,万保民会长宣读设立广东红艺团南昌采茶戏队的决定文件,给队授牌,分别给队员颁发会员证,并赠送书法。晚上,举行了八一建军节宴会,考察团全体同志、当地有关部门的领导和退役军人出席。战友同志们欢聚在一起,共忆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 共叙战友之情、军民鱼水深情。晚宴后,我会举行了纪念人民军队建军95周年文艺晚会,我会的红艺团采茶戏队和广州黄埔区山歌队展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使大家度过了一个十分愉快的建军节之夜。 第十二站:进贤县 8月2日,我们前往当地知名的美丽乡村---进贤县西湖李家村参观考察。我们一行的车辆一到村口,只见南昌市老市长李豆罗同志就站在那里迎候着,村民按照接待贵人的高规格风俗,燃放鞭炮,打着“欢迎”字幕。李市长和万会长手拉着手走进会议室,相互介绍各方人员后,李市长站起来讲话,他介绍了自己奋斗40年,从一个农民成长为一名市长,又用了4天从市长退休成一名农民。他不留城市,而是回到家乡,继续带领乡亲艰苦奋斗,把该村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群众称他为“农民市长”、“公仆市长”。他的南昌普通话的精彩介绍,博得大家的阵阵掌声。当场,万保民向他赠送一幅书法,内容是毛主席写的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二人举着书法面对观众,背着书法,你一句我一句朗诵着此词,场面精彩,在场人员多次爆发喝彩声和掌声。 随后,李市长自己驾着微型电动汽车,领着我们到几个地方,参观了村发展史、农具展览和红色教育展厅等。午歺上,我会还演出了采茶戏和客家山歌选段,李市长也即兴唱起南昌山歌,场面十分欢快。此行给大家留下了美好难忘的记忆。
这天下午,我们还驱车数十公里专程到进贤第二中学“红园”,向我会陶珍的父亲、开国将军、老红军长征干部陶汉章的塑像前敬献花篮,缅怀革命先辈为建立新中国所作出的伟绩。 第十三站:新干县 8月3日上午我们到达新干县。新干县是习仲勋同志的祖籍地,仲勋的夫人齐心曾到新干县华城门习家村寻根认祖,并写下“祖籍华城门”。彭丽媛教授也来慰问过。我们参观了村史馆,会见了当年接待过齐心和彭丽媛的抗美援朝老兵习宗根,他今年92岁,2013年10月,万保民曾带团到过新干县考察,当时也是习老接待陪同的。这次老朋友重逢,喜出望外,十分高兴,其儿一定要请我们吃农家饭,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老区人民的热情好客。 第十四站:吉安市 8月3日下午我们到达吉安市,受到吉安市政府机关领导同志的热情接待。8月4日,我们参观了“文天祥纪念馆”。文天祥是南宋一名武官,吉州庐陵(今吉安市青原区富田乡文家)人,一生忠君爱国,同元军战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俘,后在押解途中过零丁洋时,他写下不朽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气澟然。
文章分类:
红促会新闻
|